内容:
目前在我国有关肢体缺损发生率尚没有确切的统计数字,1987 年我国进行的残疾人抽样调查数字表明,全国有肢体伤残者755万人,其中肢体缺损者约80万人。上肢截肢者, 男女比为3.5:1;下肢截肢者,男女比为4.9: 1.截肢年龄高峰为18~24岁。就截肢原因而论,在我国仍然以外伤为主,但因血管疾病而截肢者逐渐增加。每年新的截肢发生率在增加,主要原因是人的平均寿命明显提高,老龄人群患有糖尿病和周围血管病的比例在加大。美国一些文章中报道的截肢统计数字差别很大,每年新的截肢者约2万到3万。 1988年~ 1992年的统计数字表明,美国每年约有13万下肢截肢患者,其中伴有糖尿病者占51%。2010年我国对糖尿病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,我国现有糖尿病患者9200万,2002年我国政府报告目前每年新增糖尿病患者200万,而糖尿病足(由于糖尿病性的血管病变使足的血运障碍,糖尿病性的周围神经病变使足的神经营养和感觉发生障碍,最后导致足溃疡、感染、坏死)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发生率占到5%,且1型与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足发生率之间无显著差异。所以从截肢发生年龄来讲也有增高的趋势,一般年轻人或成年人截肢的主要原因是外伤和其后遗症,儿童的肢体缺损原因是外伤、恶性肿瘤和先天性畸形。
截肢者的性别分布是男性多于女性,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最近20年住院截肢者的统计数字表明,男性大约占80%。这可能是男性职业外伤发生的机会要远远超过女性,且因为疾病的截肢在男性中也更普遍。就截肢部位来讲,下肢截肢大约占85%,左右侧肢体的截肢比例大约是相等的。